1. 这所学校,是电影人的“梦想发电站”

说到学电影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美国的NYU或者加州艺术学院(CalArts),但其实有一所低调却超有分量的学校——伦敦电影学院(London Film School,简称LFS)。它可不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新秀,而是全球历史最悠久、专门培养电影制作硕士的学院之一。从1956年成立到现在,它一直坚持一个核心理念:电影是拍出来的,不是光靠听课学会的。
所以,如果你是个动手党,喜欢扛着摄像机到处找灵感、写剧本、拉团队拍片子,那LFS可能比那些理论堆满课表的地方更适合你。
2. 国际范儿拉满,根本不“排外”
最让人安心的一点是:这里真的不排外!每年录取的学生里,超过70%都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家——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法国……你走在校园里听到的语言可能比在联合国开会还多。这种多元文化环境,反而成了创作的宝藏:不同背景的人带来不同的故事视角,合作拍片时碰撞出的火花特别真实又新鲜。
也正因如此,申请人数年年暴涨,竞争相当激烈。想进去?光有热情不够,你还得拿出能打动评审的作品集和明确的创作方向。
3. 只开一个专业,但专到骨子里
你可能会好奇:这么牛的学校,专业应该很多吧?错!LFS的研究生阶段只有一个专业——电影制作(MA Filmmaking),而且整个课程几乎全是实操。这不是那种上完理论考完试就完事的项目,而是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组队拍片。
每个学生在两年里要参与至少10部短片的制作,担任导演、摄影、剪辑、制片等各种角色。说白了,这地方不像传统大学,更像一个高强度运转的电影工作室。老师也不是坐在讲台上念PPT的教授,而是真正混过片场、拿过奖的行业老炮儿,他们教你的是“怎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拍出有质感的画面”“怎么跟演员沟通让TA炸裂式爆发”这种实战技巧。
当然,也不是完全没理论课。学校也会安排电影史、叙事结构、视觉语言这些课程,帮助你提升审美和表达深度。但总体比例很小,一切服务于“动手拍”。
4. 钱,确实是个现实问题
咱也不能光谈理想,得聊聊钱包能不能撑住。先看学费:一年约55,362英镑,两年就是11万+英镑,差不多人民币100万上下。这个数字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轻松。
再算生活费:
- 房租是大头,伦敦市中心单间每周大概200–500镑,按两年104周算,总房租在20,800到52,000镑之间。建议早点申请学校合作宿舍或找合租,能省不少。
- 交通方面,办个16–25 Railcard学生卡,地铁单程只要2.9镑,一年通勤下来大概2,117镑左右。
- 吃饭的话,如果自己做饭为主,每月300–400镑够用,跟国内一线城市差不了太多;要是天天外食,那开销立马翻倍。
- 其他杂费比如设备租赁、胶片冲洗、参加电影节、偶尔看个展放松一下,两年下来预留个5,000–8,000镑比较稳妥。
综合下来,整个留学成本大约在6万到10万英镑之间(约人民币55万–90万),具体看你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。
👉 小贴士:很多学生会通过申请奖学金、接校外拍摄项目、做助理导演等方式补贴收入。LFS本身也有少量助学金,记得提前关注官网信息,尽早提交申请材料。
5. 值不值得去?关键看你想要什么
如果你的梦想是进好莱坞当导演、拍独立电影冲戛纳、或者回国做一名有作者意识的创作者,那么LFS提供的密集实战训练、国际化人脉资源和行业认可度,绝对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跳板。
但它不适合只想“镀层金”或者希望课程轻松水过的同学。这里的节奏快、压力大、作业多,经常熬夜剪片子是常态。可也正是这种“魔鬼训练”,才让它毕业生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各大国际影展上。
总之,LFS不是谁都能进,也不是进了就能轻松毕业的地方。但它确实给了每一个真心爱电影的人,一个全力以赴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