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新生周就像是一个小型的“社交嘉年华”,各种组织都会在这个时候举办五花八门的迎新活动。学校、学院、学生会、宿舍、甚至小商店、夜店都会加入其中,场面热闹得不得了。这时候,你完全可以放下社交恐惧,试着去认识新朋友。尤其是那些正式的新生酒会(reception),教授们也可能会出席,说不定还能和未来的导师聊上几句呢!当然啦,活动太多也意味着你可能会花不少钱和精力,建议提前规划好预算和时间。
---
1. 加入社团——找到兴趣相投的人
英国大学的社团种类多得超乎想象,从摄影、舞蹈、编程到极限运动应有尽有。加入社团是认识志同道合朋友的绝佳方式。大多数社团的年费在3到5英镑之间,非常亲民。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社团,比如高空跳伞、潜水等,会收取更高的费用用于培训和装备。建议你先去参加社团的“集市”或“社团展”(Societies Fair),现场了解一下,再决定是否加入。
小贴士:有些社团只在新生周开放报名,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!
---
2. 善用学生折扣——省钱小能手
来英国留学,别忘了你有一个超级实用的身份:学生。通过申请NUS(全国学生联合会)认证的学生卡,你可以在很多商店、餐厅甚至旅游景点享受高达25%的折扣。比如买衣服、订外卖、看电影、旅游观光时,记得出示你的学生卡或出示UNiDAYS、Student Beans上的电子折扣码。
---
3. 注册NHS——健康有保障
虽然英国的医疗系统NHS是免费的,但看病流程比较慢,排队时间可能较长。所以刚安顿下来后,建议尽快注册当地的GP(全科医生)。你只需要带上护照、录取通知书和住宿证明,去大学附近的健康中心完成注册,整个过程大概10分钟就能搞定。千万别等到生病了才想起来办,那时候可就来不及了。
---
4. 买书有技巧——别当冤种
对于大多数专业来说,教材真的没必要买全新的。你可以从学长学姐那里买二手书,或者上一些二手书平台(比如Amazon Marketplace、eBay、甚至Facebook群组)淘一淘。但也要注意,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买,有些只是参考书而已。
建议:查看课程官网的reading list,了解哪些是核心教材,哪些只是推荐读物。图书馆虽然书多,但热门书往往一借而空,关键书籍还是建议入手一本。
---
5. 办理银行账户——留学生活第一步
到了英国,第一件事就是去银行开户。英国的银行服务很成熟,但开户流程相对严格,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护照、录取通知书、学校的地址证明(通常学校官网可以下载)。部分银行可能还需要你提供国内住址的公证文件。
开户后,大概1-2周你会陆续收到银行账户信息、银行卡、临时密码等(这些通常会分开邮寄,为了安全考虑)。建议选择离学校近、营业时间长的分行开户,节省时间和精力。
---
6. 办理交通卡——出行更省钱
如果你经常坐火车,一定要办一张“16-25岁青年卡”(Young Person Railcard),价格是30英镑一年,坐火车可以享受1/3的折扣。即使你超过25岁,只要是在英国读书,也可以凭学校的在读证明申请。
在伦敦生活的同学,记得办一张Oyster卡或者使用Contactless银行卡支付,非常方便。Oyster卡可以直接在地铁站或网上申请,还能绑定学生优惠,省下不少交通费。
---
7. 给家人报个平安——别让牵挂变焦虑
第一次离开家,想家是很正常的。其实,你的父母比你还牵挂你。建议你刚落地就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平安。即使你可能还没完全适应环境,但一句“我很好”就能让他们安心不少。
---
8. 找工作要趁早——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
如果你打算在英国实习或兼职,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了。可以先去学校的就业中心(Careers Service)了解相关信息,注册账号,参加简历工作坊,甚至预约一对一的职业咨询。越早准备,越容易抓住好机会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