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武藏野美术大学影视专业到底有多特别?
如果你以为日本的动画专业就是画画、做角色、学分镜,那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影视专业(影像学科)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。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动画学院”,而是一个集电影、戏剧、动画、交互媒体、声音艺术等于一体的跨学科实验场。
在这里,学生不只是学习“怎么拍电影”或者“怎么做动画”,而是要学会用影像去表达思想、传递情感、甚至回应社会现实。课程设计非常开放,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媒介和创作方式。比如你可以做一部短片电影,也可以做一个声音装置艺术,甚至可以结合编程做出一个互动影像作品。
建议:如果你对影像艺术有强烈的好奇心,喜欢探索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,那这个专业可能特别适合你。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——它不像传统课程那样有明确的步骤和模板,更强调个人创作能力和思考深度。
---
2. 为什么说它的课程设置“破壁”了?
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影视专业修士课程之所以独特,是因为它不拘泥于某一种媒介或形式。它提出“视频艺术的四要素”:视频(画面)、语言(叙事)、声音(音效与配乐)、模型(实体或虚拟的空间)。这四个维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影像作品的基础。
细节补充:
- 视频:包括动态画面、剪辑节奏、镜头语言等;
- 语言:不只是台词,也包括字幕、文案、旁白,甚至是作品的整体叙事逻辑;
- 声音:强调音效、配乐与画面的协调性,有时声音本身就是主角;
- 模型:可以是实物模型、3D建模,也可以是虚拟空间的构建。
小贴士:申请这个专业时,作品集最好能体现你在这四个维度上的理解和实践。哪怕你只擅长其中一个方面,也要展现出你对其他方面的思考和尝试。
---
3. 教学方式:导师制 vs 课程制
很多同学会问:既然专业设置这么开放,那老师怎么教?课程怎么安排?武藏野采用的是“导师导向”的教学模式。也就是说,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个人风格展开的。
比如在动画方向,最有名的导师之一就是黑坂圭太教授。
---
4. 黑坂圭太:一位特立独行的动画大师
黑坂圭太是武藏野影像专业动画方向的灵魂人物。他不仅是教授,更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独立动画导演。他的作品和我们熟悉的日漫完全不同,画面风格压抑、色彩阴郁,内容常常带有哲学性与社会批判意味。
他强调动画的“动”——不是简单的动作,而是画面中运动的意识与节奏。他认为动画是一种“赋予生命”的艺术形式,英文“Animation”来源于“Anima”,即“灵魂”。
他眼中的好动画标准:
1. 迷人的角色设计:角色要有灵魂,不能只是好看;
2. 动人的故事:剧情不一定复杂,但要有情感深度;
3. 精美的画作:手绘能力是基础;
4. 流畅的动作:动作设计要自然、有节奏;
5. 柔和的音乐:音乐与画面要完美融合。
建议:如果你打算申请黑坂老师的门下,作品集中一定要体现出你对手绘能力的重视,以及对“动态”的理解和表达。同时,最好能有一些实验性、有深度的创作尝试。
---
5. 武藏野的影视修士课程适合什么样的人?
- 对影像艺术有浓厚兴趣,愿意尝试不同媒介;
- 有一定的创作基础,能独立完成作品;
- 有批判性思维,能对社会现象进行艺术化表达;
- 愿意接受开放式的教学模式,喜欢与导师深入交流;
- 不追求“套路化”的学习,而希望在自由创作中找到自己的风格。
注意事项:
- 武藏野的课程不提供太多“手把手”的教学,更多是引导和启发;
- 作品集要突出你的个人风格和思考过程;
- 日语能力虽然不是硬性要求,但至少要能基本沟通,方便课堂交流。
---
6. 小结:选择武藏野,不只是学技术,更是学思考
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影视专业修士课程,不是教你“怎么做一个动画片”,而是教你“为什么做”、“怎么做才更有意义”。如果你希望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,这里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