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草派  >   留学

扫盲日本艺术留学相关问题

徐晨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优草派

日本艺术留学的道路上,很多同学对“研究生”和“修士”的概念常常搞不清楚,其实这两个词在中日语境中的含义差异挺大,理解清楚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。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几个关键问题,包括“研究生”和“修士”的区别、学部和学生部的概念,以及美术大学和艺术大学之间的不同。

扫盲日本艺术留学相关问题

---

1. “研究生”到底是什么?和“修士”有什么区别?

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,“研究生”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正式研究生(也就是硕士),而是我们理解中的“预科生”或“旁听生”。有点像英美国家的“Pre-Master”课程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你过渡到正式修士课程。

很多中国学生在申请日本艺术类大学时,会选择先申请这个“研究生”阶段,为期半年到一年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语言环境、学习基础课程,并且最重要的是——和你想申请的导师建立联系。

因为日本实行的是“导师制”,也就是说,你能不能进这个学校读修士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是否愿意收你。所以在研究生阶段,你可以和导师面对面交流,展示你的作品和想法,导师也会通过这期间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让你进入正式的修士课程。

小贴士:

- 研究生阶段通常每半年有一次考核。

- 作品集是决定你能否被导师认可的关键。

- 建议提前联系导师,表达你的学习意愿和研究方向。

---

2. 那“修士”又是什么?申请难度大吗?

“修士”才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,相当于国内的硕士。申请修士的门槛比研究生要高很多,尤其是艺术类专业,竞争非常激烈。

如果你没有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,直接申请修士课程,通常需要提供:

- 语言成绩(一般是N1或相应英语成绩)

- 作品集

- 研究计划书

- 有时还需要现场面试或实操考试

所以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先申请研究生,再过渡到修士课程,这样成功率更高。

---

3. 学部和学生部有什么区别?想去日本读本科要怎么做?

“学部”就是日本的本科教育阶段,相当于中国的大学本科。而“学生部”其实是管理学生事务的部门,和“学部”不是一个概念,大家不要混淆。

如果你想在日本读本科,比如艺术类的学部课程,通常需要:

1. 参加日本全国统一的“学部考试”(EJU);

2. 达到一定分数标准后,向目标学校提交作品集;

3. 通过作品集初审后,参加学校的第二轮考试,比如现场手绘、面试等。

举个例子:如果你想申请京都造形艺术大学的漫画专业,流程大致如下:

- 先参加EJU考试;

- 拿到成绩后提交作品集;

- 作品集通过后,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(如现场画图、面试);

- 最终被录取。

建议:

- 作品集要突出个人风格和创意;

- 提前了解学校风格和教授偏好;

- 多参加作品集辅导,提升专业度。

---

4. 美术大学和艺术大学,到底选哪个更好?

很多同学在选校时会纠结:美术大学好还是艺术大学好?

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:

- 美术大学(如东京艺术大学、多摩美术大学):通常以美术类专业为主,比如油画、雕塑、平面设计等,专业设置比较集中,学术氛围浓厚。

- 艺术大学(如京都造形艺术大学、大阪艺术大学):除了美术类专业,还可能包含音乐、表演、设计、建筑等多个方向,综合性和应用性更强。

选择哪类学校,取决于你的兴趣方向和未来规划:

- 如果你想深耕某一艺术领域,走学术路线,可以选择美术大学;

- 如果你希望接触更多元化的艺术形式,或者更偏向应用型方向,艺术大学可能更适合你。

---

总结一下

日本艺术留学虽然流程复杂,但只要方向明确、准备充分,还是非常有希望实现梦想的。关键点包括:

- 研究生阶段是通往修士的重要跳板;

- 作品集是申请成败的关键;

- 学部考试+作品集+面试是本科申请的核心;

-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美术大学或艺术大学。

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决,不妨多咨询专业的留学顾问,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。当然,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,我们会持续更新更多实用的日本艺术留学干货内容!

---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优草派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扫码立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