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避免答非所问,文书要“对症下药”
很多学校的申请文书会以提问的形式呈现。比如,两所学校都问你:“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?”这时候,你的回答一定要针对具体学校的特点来写,而不是泛泛而谈。如果你的答案千篇一律,招生官会觉得你对学校了解不够深入。比如,A学校可能以科研见长,B学校可能更注重实践机会,那你需要分别突出它们吸引你的独特之处。记住,文书不是通用模板,而是量身定制的自我表达。
2. 别轻易复制粘贴,小心“乌龙事件”
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,直接复制粘贴一篇文书去申请不同的学校。这种做法风险极高!万一你在文档里不小心留下了上一所学校的名称或特殊描述,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来。想象一下,招生官看到你的文书中写着另一所学校的校名,心里会怎么想?所以,每份文书都需要重新调整内容,确保完全符合目标学校的要求。
3. 不要堆砌奢华词汇,简单才是王道
有的同学为了让文书显得高大上,喜欢用一些晦涩难懂的单词或复杂的句式。但实际上,招生官更倾向于阅读简洁明了、表达清晰的文字。举个例子,原本一句“I want to study at your university because it is my dream”已经足够表达了,但如果你改成“It is my paramount aspiration to matriculate at your esteemed institution”,可能会让招生官一头雾水。语言越自然越好,不必刻意追求华丽。
4. 控制字数,长短适中很重要
文书的字数要求通常会有明确的规定,比如500-1000字。如果你写了2000字的超长版,不仅会让招生官疲惫不堪,还容易偏离主题;而如果只写了300字,又显得敷衍了事。因此,务必严格按照字数范围写作,既不会让人觉得啰嗦,也不会觉得草率。
5. 让文书生动有趣,别像论文一样枯燥
有些同学为了显得专业,把文书写得像学术论文一样严肃、呆板。其实,文书应该是展示个性的机会,适当加入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有趣的经历,会让你的形象更加鲜明。试想一下,每天要看几千份文书的招生官,更愿意读那些充满情感和细节的内容,而不是干巴巴的论证。
6. 适度诚实,避免无关信息
文书确实需要真实地反映你自己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事情都写进去。比如,你不需要告诉招生官你一共申请了多少所学校,也不需要提及过去的某些错误(除非这些错误对你的人生有重大影响,并且你能从中吸取教训)。专注于文书的核心问题,避免过多涉及不相关的内容。
7. 拒绝替写,后果很严重
找人代写文书看似省事,但风险极大!曾经有一位学生通过替写文书侥幸进入了大学,但在毕业前夕被学校发现,最终被开除了学籍。这不仅是对个人诚信的考验,也关系到你的未来。留学是你人生中的重要一步,值得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完成每一份材料。拒绝替写,从现在开始!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