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别忘了挥手致谢,这是澳洲的“交通礼仪”
在澳洲开车时,如果你遇到司机主动让你先走,或者做出其他友善的交通行为,记得向他们挥挥手,表达感谢。这虽然看起来是个小动作,但在澳洲却被视为一种礼貌和友好的表现。当地人普遍很重视这种互动,甚至把它当作一种驾驶文化。小贴士:你可以稍微摇下车窗或者用手势示意,这样对方会感受到你的善意,也能让路上的气氛更温暖。
2. 水边玩耍要谨慎,别去陌生水域游泳
澳洲的海滩很多都很美,但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游泳。尤其是那些没有设立救生员岗亭或者没有明显标志的水域,可能存在鲨鱼、毒水母(比如箱型水母)、甚至鳄鱼等危险生物。建议:选择有红色和黄色旗帜标记的区域游泳,那里是最安全的,并且通常有救生员巡逻。如果你不确定某个水域是否安全,最好先问问当地人或者查清楚再下水。
3. 袋鼠不是宠物,别轻易靠近它们
很多人来澳洲前都幻想能摸一摸袋鼠,觉得它们温顺可爱。但其实,袋鼠是野性动物,尤其是成年袋鼠,力气非常大,如果它们感到受威胁,可能会用后腿踢你或者用爪子抓你。注意事项:在动物园或保护区看到袋鼠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,除非有专业人员指导,否则不要尝试喂食或抚摸它们。
4. 澳洲内陆徒步,千万别一个人去
澳洲的内陆地区地广人稀,自然环境非常原始,但也非常危险。高温、缺水、毒蛇、蜘蛛、还有可能迷路,都是潜在的风险。建议:如果你真的想体验澳洲内陆徒步,一定要组队前往,并且带上充足的水、食物、地图和通讯设备。最好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同行,确保安全。
5. 风暴警报别忽视,提前做好准备
澳洲的北部地区每年都会有热带风暴或旋风季节,威力非常大,可能导致房屋受损、树木倒塌甚至人员伤亡。小技巧:收到风暴警报时,尽量待在室内,关好门窗,储备好食物和水。如果有地下室或避难所,可以提前转移到那里。风暴期间不要外出,也不要靠近窗户。
6. 防晒不能马虎,澳洲的太阳真伤人
澳洲的紫外线强度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,皮肤癌的发病率也非常高。即使天气不热,紫外线也可能很强。建议:出门前一定要涂防晒霜(SPF30以上),戴帽子和太阳镜,穿防晒衣。如果长时间在户外,记得每两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。
7. 喝酒有讲究,别跟朋友喝“不一样的”
在澳洲社交场合中,大家喝酒往往喜欢“跟风”,比如朋友都在喝啤酒,你如果点鸡尾酒,可能会显得有点不合群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不能喝别的酒,但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中,喝一样的酒更容易融入氛围。提醒:澳洲的法定饮酒年龄是18岁,如果你还没到年龄,千万不要尝试购买或饮酒,否则可能会被罚款或留下不良记录。
8. 岩石别乱爬,安全最重要
澳洲很多地方都有美丽的岩石景观,但这些地方往往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。随意攀爬不仅容易滑倒摔伤,还可能引发落石,伤及自己或他人。建议:如果真想拍照或靠近岩石,请选择有安全通道或有围栏的地方,并留意现场的警示牌。
9. 警告标识别当摆设,它可能救你一命
澳洲很多地方都会设置警告标识,比如“小心鳄鱼”、“禁止游泳”、“前方危险”等。这些标识不是吓唬人的,而是真实存在危险的提示。注意:看到这些标识时,一定要认真对待,不要抱着侥幸心理。也许你刚踏进去,就可能遇到鳄鱼从水里窜出来。
10. 加油站不多,记得提前加油
澳洲地广人稀,两个加油站之间可能隔得很远,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者内陆旅行时。实用建议:一旦发现油量低于一半,就尽快找加油站加满。同时可以下载一些导航APP,比如Google Maps或Waze,实时查看附近加油站的位置和油价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