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草派  >   留学

去英国留学院校和专业,先选哪个

周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优草派

1. 别看别人学啥你就跟风,选专业得走心

去英国留学院校和专业,先选哪个

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?身边同学一窝蜂地转商科——什么金融、管理、市场营销,好像不读个MBA就不算留过学似的。结果你也开始琢磨:“要不我也换个专业?”先别急着点头!很多学生换专业的理由特别“接地气”:有人说“商科回国好找工作”,有人说“商科简单”,还有人觉得“听起来高大上”。但问题是,这些真的是你的想法吗?还是只是被朋友圈和亲戚闲聊带偏了节奏?

我干这行这么多年,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冲动选了热门专业,结果在国外啃不动课程,回国又发现根本没人要——为啥?因为“热门”≠“适合你”。学习不是赶集买菜,不能光看哪摊人多就往哪挤。你花的可是几十万真金白银,外加一年青春成本,万一选错了,时间和金钱都打了水漂。

所以啊,在决定换专业之前,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:

- 我对这个领域真的感兴趣吗?能坚持学下去吗?

- 我有没有相关背景或基础?要不要补课?

- 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?这个行业在国内/国外的实际就业情况如何?

建议你可以去做个职业测评,或者找业内人士聊聊,哪怕是LinkedIn上私信几个在读学长姐请教经验也好。别怕麻烦,毕竟这是你的人生大事。

2. 别选“大而空”的专业,越细分越吃香

再来聊一个特别常见的误区:很多同学选专业的时候,张嘴就是“我想学计算机科学”“我要读金融学”“我对贸易感兴趣”。听着挺正经吧?但实际上,这类专业名称太宽泛了,就像去餐馆点菜只说“来盘肉”,厨师都不知道该给你上红烧肉还是烤牛排!

英国大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专业划分非常细。比如同样是商科,你可以选“国际供应链管理”;同样是计算机,可以专攻“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”;甚至教育学都能分成“特殊儿童教育”“教育科技应用”等等。这些细分方向才是企业真正抢着要的“对口人才”。

举个例子,两个留学生,一个学的是“工商管理(General Business)”,另一个学的是“数字营销与消费者行为分析”。回国找工作时,前者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,后者却被电商公司争着要——为什么?因为人家岗位明确需要懂数据分析+用户画像的人才,第二个学生的专业刚好匹配!

所以我的建议是:

✅ 多查学校官网的专业设置,看看具体课程大纲(Module Description);

✅ 关注那些带有交叉属性的专业,比如“商业数据分析”“金融科技”“环境经济政策”等;

✅ 避免选择那种“什么都教一点,但什么都不精”的泛化专业。

3. 先定专业,再挑学校,别被排名绑架

最后一个坑,也是最多人踩的:死磕名校排名。一上来就盯着牛津、剑桥、LSE这些G5院校,仿佛只要名字响亮,读啥都值。可现实是——好学校≠所有专业都强!

打个比方,你想学电子工程(E.E)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剑桥肯定最强吧?”错!其实在英国,南安普顿大学的电子与电气工程全英前三,科研实力甩很多罗素集团学校几条街。再比如,考文垂大学的艺术设计、萨塞克斯大学的发展研究,也都是业内公认的实力派。

所以说,正确的逻辑应该是:

👉 第一步:确定你想深耕的领域(比如网络安全、可持续能源、医疗健康管理);

👉 第二步:查哪些学校在这个专业上有优势(可以参考REF科研评估、行业合作项目、校友就业去向);

👉 第三步:结合地理位置、实习机会、学费生活费等因素综合考量。

记住一句话:选对专业,比挤进名校更重要。有时候一所综排50开外但专业顶尖的学校,反而能让你毕业后顺利进入心仪行业,拿到比G5毕业生更高的起薪。

总之,选专业这件事,真的不能马虎。它不只是未来两年学什么的问题,更关系到你回国能不能找到好工作、能不能实现职业跃迁。花点时间做调研,别让“随大流”毁了你的留学价值。

【原创声明】凡注明“来源:优草派”的文章,系本站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否则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扫码立即咨询